大唐最猛边将:一战成神,一战成魔

2023-08-07 17:42:20    来源:腾讯网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756年1月),安禄山率领的叛军攻下洛阳、肆虐中原,却为潼关所阻。唐朝盛世尚存一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天,驻守潼关的高仙芝外出回来,却看到了一幅杀气腾腾的画面:宦官边令诚手拿敕书,面容阴鸷,背后站着一百多名陌刀手,他的身前有一张草席,上面躺着大将封常清的尸体。

这两位算是高仙芝的老朋友。多年以前,高仙芝还是一位没什么名气的将领,封常清是他的部下,边令诚是他的监军。三人在西域相识,共同经历了一次长途奔袭的战役。那场战役之后,高仙芝取得大胜,名扬天下;封常清辅弼主将,多有战功;边令诚向皇帝宣扬战果,使高仙芝升任节度使。

安史之乱爆发后,三人再度相逢,可是一切都变了。

玄宗派遣封常清、高仙芝迎战叛军,边令诚作为高仙芝的监军随行。封常清出师不利,屡遭败绩,在撤军途中遇到高仙芝,两人一合计,叛军锐不可当,不如先退守潼关,再徐图进取。而边令诚多次想要插手军务,高仙芝并没有听从,二人失和。

作战失利,退守潼关,还得罪了监军的宦官,前路必然凶险异常,高仙芝应该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这时,边令诚开口说话了:“对于御史大夫(即高仙芝),皇上也有诏命。”随即,便把高仙芝的罪状念了一通,什么畏战退兵、克扣军粮、动摇军心等等。

听到这里,高仙芝知道,定然是边令诚怀恨在心,在皇帝面前给他罗织了这些罪名。于是他喊冤道:“我退兵是有罪,虽死不敢推辞。可是说我克扣士兵赏赐和军粮,这是诬蔑!”接着,他对着边令诚说:“上有天,下有地,三军在此,你难道不知道吗?”

高仙芝知道是小人作祟,毕竟圣命难违,他只有赴死。

行刑前,高仙芝看着封常清的尸体感慨道:“你是我提拔的,又接替我当节度使,今天我和你一起死在这里,这难道就是命吗?”随后,高仙芝被诛。

一日间,两位名将身死,长城自毁。

高仙芝。图源:影视剧照

纵观高仙芝的一生:他在河西长大,西域崛起,几乎一生都在边疆驰骋。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武功盛世,正是许多像高仙芝、封常清这样的人物缔造的。

从西域到关中,是高仙芝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唐帝国的转折点。高仙芝从一个镇抚远方的边将,变成了一个剿灭叛贼的元帅;唐朝从一个威名远扬的帝国,变成了一个内乱不已的王朝。高仙芝的结局也很讽刺,他并不是死在战场之上,而是死于小人的谗言。

01

唐朝是一个尚武的时代,武将甚众,其中蕃将尤多。高仙芝就是高句丽人的移民后裔。

总章元年(668年),高句丽灭亡,大批高句丽人内迁。后来,高句丽亡国君主高藏在辽东谋叛事发,唐朝再迁高句丽人于陇右、河南一带。其中就有高仙芝的父亲高舍鸡。

史载,“(高舍鸡)初从河西军,累劳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诸卫将军,为从三品武职事官。从天寒地冻的辽东,到黄沙漫天的河西,高舍鸡没有忘了从游牧生活中锻造出来的血性,凭着一身勇力投募从军,步步升任为将军,足见高舍鸡具备极为出色的军事才能。

在当时,蕃人投募唐军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属于各取所需:蕃人需要军功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唐朝需要蕃兵蕃将征战四方。

唐前期武功赫赫,很多人认为是“府兵”的功劳,其实不然。府兵制下,农民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自备行装从军打仗。农民负荷太重,极容易耽误生产,生产一旦跟不上,更加无力从军。而且,由于作战区域广大,府兵动辄要从西向东或从东到西,长途跋涉数百里,这无疑会影响作战效率。

从武德初年开始,就时常发生府兵逃亡事件。到了开元年间,府兵制几乎崩溃,唐廷不得不采取募兵制。后世,王夫之说:“府兵者,犹之乎无兵也。”

既然农业民兵不堪大用,那么世代游牧的蕃兵便受到倚重。蕃人“逐水草而居”,无需养兵之费,能够一直维持“战时体制”;而且生性刚勇,战斗力极强。太宗、高宗征高句丽时,便是大量任用来自西北的蕃兵蕃将。征服高句丽、百济诸族之后,大量来自东北的蕃兵蕃将便成了拱卫边境的力量。

在广阔的西北之地,诸国林立,动荡不安。不过,对高仙芝这样的移民后裔来说,鲜血意味着军功,危机意味着机遇。

高仙芝小时候就随父亲到了安西,一直生活在行伍之中,练就了一身骑射功夫。他依仗父荫,得到了游击将军的官职。一开始,高舍鸡觉得自家儿子一表人才,却少了一点血性,“儒”气高于“武”气。这样的人很难适应军旅生活,更不用说在边地出头了。

不过,高仙芝很快打破了父亲的质疑。在安西,他展现了一个高句丽人“习战斗”的一面,以其良好的将才得到晋升,年仅二十余岁,就与父亲“同班”而列。在田仁琬、盖嘉运任节度使期间,高仙芝没有得到重用。后来,羌族人夫蒙灵察上任节度使之后,发现了高仙芝这块璞玉,并开始重用他。

高仙芝把握住了机会,屡立战功,逐渐脱颖而出。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高仙芝被封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同年,达奚各部叛乱,高仙芝受夫蒙灵察之命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追击叛军,将其一网打尽。

战后,高仙芝的一名下属写好捷报,捷书中详细地陈述了地理、战术、战利品等情况,条理分明。高仙芝看了,发现都是自己想说的,因此大为惊喜。回到大本营,军中的判官跑来问高仙芝:那封捷书是谁写的?这是个大才呀。高仙芝答道:此人就是我的佐吏封常清。

唐朝这种以西兵征东疆、东兵守西陲的方式,使得蕃与汉、蕃与蕃之间的融合日渐加深。玄宗一朝,汉蕃混杂,华戎同轨。一个节度使手底下有各个部族的将领和士兵,而他们往往能够抛弃成见,拧成一股绳,这恐怕也是唐朝能够维持其在西域统治力的原因之一。

当英雄成群而来,必然有适合他们生长的土壤。唐王朝不拘一格起用人才,高仙芝、封常清因为军事才华不断升迁,正反映出盛唐的一种进取、包容的精神。

这种精神与唐帝国的扩张是互为表里的。

02

高仙芝这一生经历数次大战。改变其人生命运的一战,正是天宝六载远征勃律国。

先来看当时西域的形势。

太宗以后,吐蕃势盛,逐渐成为唐朝西北边境最危险的敌人。为了适应新的战争形势,唐廷在“边境置节度、经略使,式遏四夷”,一共设置了 10 个节度使。高仙芝所在的安西节度使,任务就是“抚宁西域”,防止吐蕃袭扰安西四镇。

吐蕃如果想攻击西域,大小勃律国(今属克什米尔地区)是天然的通途。司马光说:“勃律唐之西门,勃律亡则西域皆为吐蕃矣。”因此,唐军和吐蕃骑兵屡屡在此地交锋。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吐蕃将公主下嫁给小勃律王为妻,周边二十余小国全都归附吐蕃,不再到唐朝进贡。为此,唐朝曾派遣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以及夫蒙灵察多次讨伐,全都无功而返。如果放任形势发展,那么唐朝很难维持在西域的统治。

安西都护府是唐朝遏制吐蕃势力的前哨站。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天宝六载(747年),唐玄宗诏令高仙芝率步骑万人出征,还派了一个监军,正是边令诚。

高仙芝的战略是千里奔袭,以快制敌。他兵分三路,翻越葱岭,会和于吐蕃的连云堡。这样既可借各地城邑补充粮草,也不会让大军过于臃肿从而拖慢行军脚步。一百天后,一万步骑如期抵达连云堡。

连云堡有守兵千人,城南有八九千人,依山傍水,内有崖谷,易守难攻。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可是城下有婆勒川,河流上涨,无法渡过。高仙芝杀牲口祭祀,命兵将每人自备三天的干粮,早晨在河边集合,众人都以为高仙芝疯了。第二天,众人发现,由于夜间霜冻,上游融化的冰雪减少,河水平稳,大军顺利渡河,旗没沾水,马未湿鞍。

高仙芝率军登山挑战,大破吐蕃,没到中午,就攻破了城堡,斩首五千,俘虏了一千余人,收缴战马物资器械铠甲数以万计。破城之后,高仙芝想乘胜追击,可是边令诚害怕了,不敢孤军深入。于是高仙芝给他留了三千老弱,负责坚守连云堡,自己马不停蹄继续前进。

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图源:摄图网

三天后,大军来到坦驹岭。这里山岭陡峻,下山有四十里路。高仙芝担心兵将畏险不敢下山,就先偷偷派二十名骑兵,装成阿弩越城的胡人来迎接。当将士登顶之后,看见二十多个胡服骑兵上山,说愿意迎接王师,心中的焦虑顿时打消。高仙芝趁机宣布下山,三天之后,真的胡人前来迎接,大军顺利到达阿弩越城。

随后,高仙芝派遣一千骑兵先行袭入勃律国,大军紧随其后。看见唐骑到来,小勃律王及公主、大臣都逃到山谷之中。高仙芝到达之后,砍断了吐蕃人花了一年建造的娑夷藤桥,吐蕃援军没有进路,小勃律王只能出降。勃律复归唐朝统治,西域各国又倒向了大唐。

这是一场名垂青史的长途奔袭战。后世,高仙芝以“中国山岭之主”闻名西方。

战后,高仙芝志得意满,直接派人向京师告捷,却没有告知节度使夫蒙灵察。这无疑挑战了夫蒙灵察的权威,也让他失去了邀功的机会。

高仙芝班师后,老上司夫蒙灵察不仅没派人迎接,甚至在见面之时指着他的鼻子一顿臭骂:高丽奴,是谁把你提拔至此的?高仙芝自知闯祸,唯唯诺诺地说道:都是您的栽培。夫蒙灵察继续说道:知道这些,你还敢越过我上传捷报。奴才该杀!但你刚立了功,就暂时把你的人头留着。高仙芝明明立了大功,却不知如何是好。

边令诚旁观了此事,知道高仙芝治军有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偷偷向玄宗报告了此事。他说:如果高仙芝立了功却忧愁而死,以后谁还会为朝廷卖力呢?唐玄宗知道后,诏夫蒙灵察回京,将高仙芝升任为安西节度使。

高仙芝出任节度使之后,再度提拔了封常清。此后,高仙芝每次出征,都留封常清镇守后方。有一次,封常清直接下令杖杀了高仙芝乳母之子,当时高仙芝的妻子和母亲在军营外嚎啕大哭,却依然没能阻止封常清。高仙芝听闻后,并没有追问。

这个时候,高仙芝还没怎么尝过失败的滋味,封常清逐渐展现出独当一面的能力,边令诚还是一个胆小怯懦但会为人打抱不平的监军。

03

高仙芝在西域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保持帝国势力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本来,中亚的昭武诸国内附于唐。唐朝既不派兵进驻,又不干涉其内政,但是承担了政治保护的义务。7世纪中叶之后,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迅速崛起,通过战争扩张,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与唐朝交相辉映。中国的史书称其为“大食”。随着大食的兴起,昭武诸国迫于形势选择臣服于它,不向唐帝国称臣纳贡。石国便是其中之一。

天宝九载(750年),高仙芝以石国“无藩臣礼”为由,领兵讨伐,掠其财宝,俘虏了石国国王。第二年,高仙芝带着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国王和偈师王等被俘的西域国王回到长安,唐玄宗将石国国王斩首于阙下,以儆效尤。

石国王子侥幸逃脱,于是在西域各国游说,控诉高仙芝贪婪残暴,引得中亚诸国皆怒,于是纷纷联合大食,想要反攻安西四镇。

史书记载,高仙芝征石国是出于“性贪”。要么是贪石国财宝,要么是贪战功。对于武人来说,贪婪这件事并不是一个缺点。大唐名将李勣对唐太宗说过:“战士奋力争先,不顾矢石者,贪虏获耳。”唐太宗也表示认同。一方面,高仙芝确实贪,仅仅十几年征战生涯,他就已经有了“钜万”家财。另一方面,他仗义疏财,“人有求辄与,不问几何”,故而麾下将士皆归心于他。

李勣画像

好大喜功和开疆拓土,在绝大多数时候就是一回事。若是没有财富的诱惑,唐朝边军怎能拥有如此强的战斗力?若是边将性格不贪,又怎么会有帝国的扩张呢?

从另一个角度看,高仙芝伐石国也并非是临时起意的遭遇战。在高仙芝攻克石国之时,唐朝的北庭节度使也出兵攻打了倒向大食的突骑施,拿下了碎叶城。唐朝和大食早就已经开始争夺势力范围。唐朝虽然不能越过中亚诸国直接与大食对垒,却可以讨伐依附大食的小国。

面对唐军的行动,大食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两个庞然大物之间终有一战。

大食接受了石国王子的请求,派遣齐亚德率领中亚联军攻打安西四镇。高仙芝得知消息之后,决定御敌于国门之外,他再次采取长途奔袭的策略,临时征召了三万士兵,深入中亚腹地七百余里。

高仙芝在石国的怛逻斯城遭遇大食兵,却没想到对面早有布防。高仙芝见突袭不成,只能硬碰硬,双方激战五天,难分胜负。可是,唐军孤军深入的劣势逐渐显露出来,长途奔袭必然人困马乏,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唐军的意志只会越来越低。再加上,怛逻斯离大食更近,源源不断的阿拉伯帝国军队奔赴而来,支援战场。

此时,高仙芝临时征召的葛逻禄部众突然背叛,给唐军背后捅了一刀。唐军阵型大乱,在敌人的夹攻之下,迅速溃散。高仙芝见大事不妙,想要趁夜间逃走,却发现溃逃的士兵堵塞了道路。幸好,帐下的悍将李嗣业勇冠三军,杀出一条血路,高仙芝才得以逃脱。最后收拢兵马,仅余几千人。

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人俘虏了很多唐军将士,不乏工匠艺人。他们被掳去撒马尔罕,在那里施展他们的技艺。经由这次战争,中国与阿拉伯帝国的技术与文化也产生了交流。

虽然高仙芝常胜将军的金身被破,安西四镇的精锐受到重创,不过唐帝国在西域的权势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怛逻斯之战后,中亚诸国依旧遣使朝贡,甚至石国和葛逻禄部落都和中国恢复了朝贡关系。高仙芝并未受到处罚,他离开了安西,出任了权力较大的河西节度使一职。临走之前,高仙芝再次举荐了封常清。

天宝十二载(753年),封常清已是一方节度使,他承担了高仙芝曾经的角色——抚宁西域、威慑中亚。他率军进攻大勃律国,大败其众,再度将吐蕃的势力驱逐了出去。

为什么怛逻斯之战惨败,唐朝还能依旧维持西域的稳定呢?

史载,天宝十二载,“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方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经济繁荣,政治安定,这就是最大的底气。

04

玄宗一朝,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蕃将参与政治的意愿越来越强,比如安禄山。

同时,朝堂之上也有一股吸力,直接将蕃将裹挟进政治的漩涡之中。

当时,李林甫害怕儒臣通过军功得到皇帝信任,挤走自己的位子,于是想要“杜出将入相之源”。于是,他屡屡向玄宗推荐蕃将和寒族。这些人位于官僚体制的最边缘,要么不识文字,要么缺乏地位,要么没有党派,完全不能对李林甫构成威胁。因此,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人相继得到朝廷重用,专任大将。

李林甫。图源:影视剧照

高仙芝自然做不到出淤泥而不染。当时高力士权极一时,高仙芝便主动向其靠拢,极尽谄媚。史载高仙芝“虽以才宠进,然皆厚结力士,故能踵至将相”。他在河西节度使任上没待多久,就入京当了右金吾卫大将军,天宝十四载还被封为密云郡公,可以说在政坛越走越稳。

安史之乱的发生,告诉了高仙芝一件事:他在长安,始终是个局外人。

当时,安禄山的叛军南下,正巧封常清入朝拜见皇帝。皇帝问他:安禄山反叛,谁可以征讨?封常清主动请缨,赶赴洛阳,招募骁勇之兵,拿下安禄山的人头。玄宗大悦,以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募兵东讨。同时,玄宗任命高仙芝为元帅,边令诚为监军,继封常清之后出潼关讨贼。

然而,封常清在洛阳招募的都是些市井之徒,根本无法抵抗安禄山的“渔阳突骑之师”。数败之后,他西奔至陕郡,路遇高仙芝。他知道自己轻敌,才会遭致大败,于是告诉高仙芝战况,劝说其退守潼关。

高仙芝、封常清到达潼关之后,玄宗因封常清战败,削其官爵,让他以平民身份在军中效力。高仙芝不愿埋没其才华,不惜违抗君命,让封常清穿着黑衣,巡视军队。封常清虽被撤职,依然向皇帝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一个面圣的机会,进献讨贼之策。但他派遣的使者从来没有得到皇帝的接见。虽然长安近在眼前,封常清却发现他离皇帝隔了十万八千里。

同样产生这种感觉的,还有高仙芝。当时,得宠于天子的边令诚变得飞扬跋扈,他不再像当初征讨小勃律那样怯懦了,反而对军务指手画脚。高仙芝治军严格,自然不可能容忍这种行为。他在西域大小战役,从来都是专断独行,怎么到了关中,就感觉处处掣肘。他不相信,一个数次立过大功的将军,还会比不过一个小小的监军吗?

在玄宗心里,将军还真比不过宦官。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很早就开始宠幸内臣,委国务于宰相。边令诚借皇帝之威,越发骄纵,想要夺取军权,主帅不听话,他就进构谗言,歪曲事实,将个人喜恶夹杂其中,最终激怒玄宗,赐死二人。

唐玄宗画像

其实,从高仙芝、封常清踏入京城那一刻起,他们就进入了一个由皇帝、宰相、宦官、群臣之间互相牵扯的关系网。在西域,很容易就可以分清敌人,只要有能力就能崭露头角;而在长安,处处都是朋友,处处也都是敌人,必须得隐藏自己的锋芒。

临死之前,封常清表现得十分坦然,因为他早就抱了赴死之心。他拿出早早就写好、却一直无法上达天听的《谢死表》,托边令诚之手交给皇帝。在表中,他希望玄宗能够将自己斩首,以谢诸将;也希望能够得到玄宗的亲问,制定讨贼的方略。他对边令诚说:“讨逆无效,死乃甘心。”

封常清《谢死表》

高仙芝则对部下说:我把你们招募来,当然是想打败叛军多得重赏,但叛军势头正猛,所以撤退到这里,也是为了固守潼关。我如有罪,你们可以说,如没有罪,你们就喊冤枉。

全军将士都大喊道:“枉!”其声震天撼地。

唐玄宗依旧听不见。

后来,哥舒翰代高仙芝镇守潼关,高封二人的宿命依然萦绕在他头上。他想要继续坚守潼关,却得不到玄宗的信任,在杨国忠的催促下,他兵出潼关,与安禄山的军队硬碰硬,结果导致关中失守,唐帝国跌入深渊。

内乱发生、名将身死,唐朝为求自保已是费尽全力。危险而又充满机遇的西域,与中原渐行渐远,只留下巨人的残骸。

一个对外扩张的时代结束,藩镇割据的时代开始了。

参考文献: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马驰:《唐代蕃将》,三秦出版社,2011年

李琪:《唐代高丽边将高仙芝及其在西域的活动》,《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薛宗正:《论高仙芝伐石国与怛逻斯之战》,《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