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相关资料图)
近日,浙江绍兴市的鲁迅纪念馆一面绘有鲁迅手中夹着香烟的墙画,遭到游客投诉。
投诉者是一位女士,称自己是一名控烟志愿者,平时经常关注公共场所禁烟的话题。
她投诉绍兴鲁迅纪念馆网红墙画的理由是,该画的原画是鲁迅在自己家里抽烟,墙画去掉背景,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还有误导之嫌,要求对墙画进行更换。
这一投诉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的留言中,不乏对那位女士的冷嘲热讽。
不过说实话,我倒挺理解那位女士的。
因为她是一位控烟人士,可能对吸烟的形象比较敏感,所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投诉。
但理解归理解,我并不赞成她的观点。
02
我们评价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以脱离时代背景和历史真实。
正像许多网友说的那样,打虎的武松是英雄,不能以今天动物保护主义的视角认为他伤害野生动物。
李白斗酒诗百篇是豪放,不能现代科学证明喝酒不利于健康就把他和酒有关的诗句抹掉或修改。
古今对事情看法的错位比比皆是,如果都要改头换面来适应现代一些人的眼光,人类的历史恐怕将面目全非,文化也将不伦不类。
记得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鲁迅的文章叫《藤野先生》,其结尾是这样写的: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如果按照那位女士的想法,是不是这篇文章要从课本中移除,或者把相关文字删成“洁版”才行?
03
鲁迅先生爱吸烟是出了名的,在他本人以及他人的文章中也多有记述,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关于鲁迅先生留下的图像资料中,吸烟的形象也非常普遍。
浙江绍兴市的鲁迅纪念馆的墙画,也是取材于关于鲁迅的一幅著名版画,并非凭空创造。
在鲁迅纪念馆这样的地方,出现符合鲁迅先生本人形象的图画,这是正常不过。
确实,有许多游人在这幅鲁迅墙画前特意点上烟打卡拍照,甚至有人特意找角度拍摄“为鲁迅点烟”。
但这是对鲁迅先生墙画的恶搞行为,即使没有主观的恶意,客观上也是对先生不尊重,更应该被投诉才对。
04
鲁迅纪念馆墙画是在宣传鲁迅,而不是在宣传吸烟。
这一点,但凡思维不那么偏执的人应该都懂。
没有人看完了武松打虎,会真的去山里找老虎。
没有人背完了《将进酒》,于是就成了酒鬼。
同样,也不会有人从鲁迅纪念馆的墙下一过,就因此染上烟瘾。
我理解那位女士,毕竟她是控烟志愿者,关注的重心可能和普通人不在一个点上,而且是出于好的初衷。
对于她的观点,我们可以尊重,但不必遵从。
并非所有的投诉都有道理,面对这样的投诉,纪念馆应该坚持自己的主见,别改。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
热门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