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近10万元的人工耳蜗丢失!百余师生拉网找

2022-04-14 08:20:57    来源: 楚天都市报    

4月12日中午,孝感小学生杨锐(化名)价值近10万元的人工耳蜗丢失。学校组织师生多方寻找,他的父母翻遍了学校的垃圾箱,仍一无所获。杨锐的爸爸拨打极目新闻热线电话027-86777777求助:“家里实在没有能力再给孩子配一个了……”

昨日中午,在寻找了一天一夜后,这位爸爸给记者打来电话告知好消息:儿子的耳蜗找到了!

小学生的人工耳蜗不见了

昨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桃花驿小学,在门口见到了杨锐的爸爸杨明(化名)。

杨明介绍,儿子今年10岁,在桃花驿小学读三年级。杨锐1岁多的时候,还只会说“妈妈”“奶奶”,其他的话都不会说。他意识到问题,带着儿子四处求医。最终,杨锐被确诊为先天性听力障碍。孝南区残联给杨锐办了残疾证,残疾等级为一级。

2015年,杨锐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配备了外置接收器。2019年,外置接收器升级,杨明只能更换了一个,花费近10万元。

得益于人工耳蜗,小杨锐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虽然他的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杨明夫妻俩觉得,孩子能够正常接受教育,以后能够养活自己,他们就知足了。

12日中午,杨明接到儿子班主任老师的电话,说孩子的耳蜗不见了。杨明和妻子立即赶到学校。

杨明的妻子介绍:“到校后,我第一时间查看了监控视频。上午上学的时候,耳蜗还戴在孩子头上,中午他吃完饭回到教室时,耳蜗就不见了。”

在杨明提供的耳蜗使用说明书上,记者看到,该人工耳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植入头部的芯片,一部分为外置接收器。丢失的就是外置接收器,它长约3.5厘米,宽约2.5厘米,使用时依靠与内置芯片之间的磁力,吸附在头部耳朵上方。

这个耳蜗是“全家人的命”

儿子的耳蜗丢失后,杨明在学校里四处寻找,不放过一个角落。校园里有一个很大的垃圾箱,杨明把里面的垃圾一点点翻出来,仔仔细细找了一遍。

“翻垃圾箱的时候,杨明一边哭一边找。”桃花驿小学副校长杨德军告诉记者。杨明之所以情绪崩溃,是因为这个耳蜗实在是得来不易。

据了解,杨锐被查出听力障碍后,杨明几乎就没有工作过,带着他四处求医。父子俩经常住在医院旁边的出租房里,一待就是一年,其中在武汉待了4年。

“孩子的妈妈也想陪着他,但是她得上班。”杨明说。他的妻子在一家乡镇卫生院上班,一家三口全靠她的工资生活。

为给杨锐植入人工耳蜗,杨明夫妇掏光了全部家底。“本来要植入2个耳蜗的,但是我们实在没有能力,所以现在儿子只有一个耳朵能听见。”杨明说。

杨锐上学后,平均每天要比别的孩子多花10元钱——耳蜗的电池是消耗品,平摊到每天就是10元。

这笔钱不算多,但对于杨明一家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虽然困难,杨明却从来没有寻求社会援助。给儿子办好残疾证后,他甚至连残联都没有去过。

“现在国家政策好,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不能再给社会添麻烦了。”杨明对记者说。之前他家享受了低保,后来妻子涨了工资,低保才取消。儿子治疗、手术的费用,也都报销了不少,他每个月还能享受100元的护理补贴。

但这一次,杨明觉得自己挺不住了。“孩子不能没有耳蜗。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命,没有这个东西,他上不了学,以后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杨明哽咽着说。

百余师生苦苦寻找了一天

在桃花驿小学,记者见到了杨锐。小家伙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他的左耳上方头部有一块凸起,里面就是植入的芯片。

学校食堂和杨锐的教室中间,隔着一个小操场,距离200多米。按照监控显示,耳蜗极有可能就是在这段距离中丢失的。

发现杨锐的耳蜗丢失后,桃花驿小学校长、老师第一时间就寻遍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在寻找无果后才通知了杨明。

从12日中午开始,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和几个高年级班级的100多名学生,对学校进行了拉网式搜寻。

考虑到可能有孩子把耳蜗当成玩具带回家,12日晚,副校长杨德军给所有班主任老师发了通知,要求班主任通知每一个孩子的家长,请家长询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捡到或者看到过杨锐的耳蜗。

在通知里,杨德军言辞恳切:“助听器不仅昂贵,更难买到,需要一系列的数据相匹配……他没有助听器就听不见任何声音,他的安全和学习都得不到保障……找到了学校会大力表扬,家长也万分感激……”

消息陆续传来,有孩子说在食堂洗碗池见过耳蜗,杨德军立即前去寻找;13日早晨,有学生说在操场的草丛里见过耳蜗,他又冒雨去找。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无所获。

考虑到杨锐没有助听器听不到声音,班主任老师担心他的安全,特地安排了两名学生帮助杨锐。

原来耳蜗“躲”在板凳下面

人工耳蜗丢失后,杨明联系了生产厂家。厂家考虑到杨明的特殊情况,表示会给他寄一个临时备用耳蜗,让杨锐暂时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但厂家也特别说明:“备用品使用期限不长,用不了多久。”

原本杨明还想着,如果实在找不到,就等上两三天,因为耳蜗里的电池没电时会闪灯报警,到那时就会好找一些。

没想到,12日晚到13日早晨,一场大雨让杨明不知所措。“耳蜗里都是电子元件,遇水就会坏,找到了也没用了。”他焦急地说。

记者12日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杨明站在学校门口泣不成声,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滴。

与杨明分开后,记者随即联系了孝感市残联和孝南区益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纷纷表示,会尽力给杨明一家提供帮助。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接到杨明的电话。他告知了一个好消息:耳蜗找到了!

这个好消息,是学校老师告诉杨明的:耳蜗其实一直在杨锐的教室里,吸附在他的板凳下面。“因为人工耳蜗有磁性,板凳反面又有铁,吸在上面大家都没有看到。”老师说。

得知消息后,杨明立即赶到学校,把耳蜗调试好,重新给杨锐戴上。“目前来看,耳蜗没有什么问题,还能继续使用。”他说。

找到耳蜗后,杨明的妻子对记者说,不需要继续报道了,以免给社会添麻烦。杨明则希望记者继续报道,他说:“我会把报纸保存下来,以后给儿子看,让他知道有这么多人曾经帮他寻找耳蜗。谢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同学,谢谢关心我们的所有人!”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