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清逾期贷款立即修复征信?别信

2023-02-18 10:04:15    来源:潇湘晨报    

结清逾期贷款立即修复征信?别信

央行长沙分行辟谣;近年来已发生多起类似诈骗事件

记者李鑫智长沙报道


(资料图)

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一些自媒体错误解读,在网络上传播“最新征信修复文件发布!征信不良也可以贷款买房买车了!”“个人征信系统或将迎来大改革!逾期结清以后自动修复征信!”“逾期结清即可修复征信!”等不实信息,严重误导了社会公众。对此,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发布辟谣文章称,“只要结清逾期贷款就能立即修复征信”是谣言。

记者了解到,社会上关于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实质上是利用公众删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承诺删除不良信息为由,收取高额服务费用后失联,不仅不能删除展示无误的不良信用记录,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已发生过不少有偿“修复”征信的诈骗事件,广大公众勿信征信“铲单”“洗白”等广告或骗局,避免上当受骗、财产损失以及个人信息泄露。

据了解,个人征信报告,是客观记录个人信息主体的信用表现,反映个人信息主体借债还钱、合同履约和遵纪守法的情况。

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均无权随意修改、删除征信报告中展示无误的不良信息。”如果发生逾期,自还清逾期欠款的当月开始计算,满五年会自动删除逾期信息;如果欠款一直未还,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就会显示逾期欠款未还。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3年1月17日发布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信用信息修复,是指信用主体为积极改善自身信用状况,在纠正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后,向认定失信行为的单位或者归集失信信息的信用平台网站的运行机构提出申请,由认定单位或者归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移除或终止公示失信信息的活动。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客观记载个人借贷还款、合同履约等征信信息,不属于《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信用信息修复范畴。

据了解,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适用法律依据为《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系统主要采集信息主体(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以及公积金缴存、行政处罚等其他相关信息。闯红灯、垃圾分类、高铁霸座等行为信息不属于上述为金融活动提供服务的信用信息,一般不纳入征信系统,更不会展示在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中。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提出七点建议,提醒广大市民,应警惕“征信修复”陷阱,一旦发现逾期应及时还款补救,持续保持良好信用记录:

第一,记清日期,按时足额还款;认真履约,保持良好记录。第二,量入为出,管好自身财务;精打细算,不要过度负债。第三,如实填表,确保信息准确;信息有变,立即通知银行。第四,还款方式,需要谨慎选择;钱到银行,才算真正还款。第五,逾期发生,立即还款为上;真有难处,联系银行商量。第六,关心记录,定期查询报告;出现问题,早提异议纠正。第七,身份证件,定当妥善保管;身份信息,切勿随意提供。

来源:潇湘晨报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