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张军 视频王珏
从《东方未白灯先灭》到《我们应该与病毒叫劲而不是专家》,抗疫期间,我曾多次发声力挺张文宏医生。因为我认为这位传染病学专家专业且负责,对新冠疫情的判断很有前瞻性,很少说那些模棱两可的圆滑话。事实证明张文宏也不负众望,预判准确性也很高。
去年7月份,张文宏曾说过一番话: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这番话是基于一位专家的前瞻性判断,可能有点超前,在当时舆论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到了眼下这个节点,我想张文宏当时所说的“未来”,已来!也许指的就是现在。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可以说我们已经挺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上期分享了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和措施的变化,希望大家咬牙再坚持一下。那么我们需要“咬牙坚持的”究竟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呢?
有人说,三年下来,我们扛得够久了,我们扛过了病毒最疯狂的时期,扛过了内心最恐惧的时期,到了现在,已经无须再扛,也不必再扛。否则,那不叫扛,那叫杠。
但是很奇怪,面对这“来之不易”的从上至下的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大家似乎并没有达成共识共鸣,似乎并没有显得特别开心。“有人激动、有人感动、也有人不敢动了。”我一直想找个贴切的词语来形容“优化后”这个状态,恐惧、慌乱、矛盾、纠结——最后我选择了“忐忑”,好像是十多年前在网络上火过一把的神曲歌名。
眼下我们需要“咬牙坚持”面对的可能就是这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度期。
“优化”后,我发现我们报业大楼前面广场上的核酸检测队伍却越发长了,药店里的感冒发烧药卖脱货了,微信群里热议的是哪些人容易感染,又该如何防治等话题。一些先行一步“优化”后的城市现状也证明了这点。由此可见,不少人对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还是很忐忑。看来,大部分人对新冠病毒心有余悸,特别是家里有老有小的,哪怕不少专家说现在感染新冠就像得了一场感冒,内心仍不免会有恐惧感。
既然病毒依然在,传播链条没断,放开后出现病例短时间内骤然增多,也就正常不过。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日子里,你会看到,身边可能不断有人会告诉你,他“阳”了。别人两年走过的路,我们用几个月走完,这个学费还得补交。
那么,怎么办?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个人,从现在开始,要真正学着如何与病毒“共存”。“优化”后,于政府而言,各地应确保公共资源的供给,保障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尤其是一老一少的重点人群。于个人而言,我们要按照相关预防和诊疗指南,做好自我防护,以平和心态度过新冠疫情的新阶段,扛过“忐忑”才能淡定应对新阶段,开始新生活。
热门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